close

我想大家對宮崎駿的印象只有龍貓跟神隱少女吧!

其實,在這些片子尚未紅起來時,是《風之谷》先引起軒然大波的

風之谷可以算是半個吉卜力吧!當時的吉卜力尚未獨立出來成一個工作室

而風之谷只是連載月刊的漫畫,宮崎駿的好助手,鈴木敏夫,就說,當他們想向上呈報要繪製一部動畫片時

因為沒有原著這件事,而被打回票。宮崎駿就笑笑說「那我們就來畫一部原著吧!

說來這個風之谷漫畫,歷經連載很多次,斷斷續續前後大約十年吧!

(我看過一次,以為一直要結局了結果還沒有,因為對動畫已有既定印象了)

所以說,當《風之谷》這部動畫在全日本電影上映時,其實他的連載漫畫還沒有畫完

對,所以在看漫畫時,必須要拋開成見,不能只想著結局,這樣會沒完沒了,漫畫內容確實豐富很多

不過,就是感覺太冗長了,沒有達到像是動畫裡結局的效果,就連看完連載漫畫版,我一點也沒有感動到

只是悠悠地想的,阿,結束了。

一如反常的,沒有在動畫裡娜烏西卡(女主角)死而復生的感動。

說到《風之谷》就是因為連載漫畫沒畫完,卻要拍成一部電影動畫,宮崎駿當時只是一張張慢慢地畫完

沒有思考結局會如何發展,在鈴木敏夫所寫的書「樂在工作」中,提到,那時候《風之谷》的動畫

已經漸漸逼近要上映的檔期,結果一個結局都還沒有出現!

 那時候硬著頭皮,找德間書店的社長 得間康快 一起討論,「要延期嗎?」他硬生生地問

還是做完他吧!

想到幾個大男人為了一部動畫的結局開了一個嚴肅而沒有意義的會議,就覺得好好玩

因為就在開完會後,他們仍是持續不檞的話動畫(還是要趕在如期上映才行!)

就在他們討論出三種版本的結局

1.娜烏西卡被王蟲撞死(全劇終)

2.娜烏西卡被王蟲撞死,世界恢復和平(全劇終)

3.娜烏西卡被王蟲撞死,死而復生,和平(全劇終)

鈴木敏夫在當時對第一個版本不是很滿意,(原本要敲定第一個版本)後來才延伸出三個版本

於是,宮崎駿認為,死而復生,反而是好結局,不同於以往,不如就採用這個吧

後來,(我讀到這段時哈哈大笑了)鈴木敏夫說,雖然對當時因為結局而大受感動的觀眾感到抱歉

不過,結局其實就只是在那時草草臨時決議出來的而已。


 

聊完前面一些算是風之谷內幕,以下是要分析風之谷的手法

在一開始,娜烏西卡就跟一位婆婆聊過,某個預言上有個使者,在將來身穿藍色異國服裝,會帶來和平

剛好與結局相襯,當娜烏西卡死而復生時,像是走在金色草原上,其實是王蟲們的觸鬚。

而相信大家看到娜烏西卡勇敢的面對培吉特的戰火,又肉身抵擋火炮為了拯救小王蟲

其實已經是超乎常人能做的事了,多少人為了保衛自己的故土而願意以身抵擋?

何況她只是一位公主。

卻能在這樣的環境下,與村人友好、與鄰居們共同生活,幫忙修築風車

從第一眼,當娜烏西卡遇到以前曾教導她劍術的猶巴大師,口袋裡跑出一隻類似狐狸的動物(後來在天空之城也出現過)

因為那隻狐狸還小,又怕生,所以牠防禦自己,當牠咬了一口娜烏西卡的手指,發現娜烏西卡沒有敵意才軟化下來

從這個小部分的劇情,就可以看出,娜烏西卡具有母親般的溫柔特質、但在面對敵人卻也強悍

(似乎與魔法公主裡的小桑,很相近,但是小桑是具有敵意的,以鋼克鋼,娜烏西卡則是以柔克剛)

另外,當她成為俘虜時,被敵機偷襲,卻也不顧一切的願意去就敵人一條命

這樣的女孩真是世間少有(笑)宮崎駿在創作動畫,塑造了不同女性角色風格

有的很明顯自我(魔法公主)、嬌弱無力(千尋)、有的天真爛漫(龍貓),甚至是後來的霍爾移動城堡,連蘇菲都會變勇敢

宮崎駿讓女孩在電影中成長,成為自己個體時,那就差不多是完美結局得時候。

 

風之谷的訴求很簡單,除了砍樹、殺蟲,人類還能做些什麼來彌補這個地球?

除了環保議題,我在想,風之谷中的愛情成分並不多,娜烏西卡為了拯救族人,阿斯貝魯替她開一條出去的道路

這樣的感激,只在敵軍偷襲後就結束了。

在結局唱歌時,阿斯貝魯已經趕到風之谷,但事情已經解決,是不是覺得他們只建立在友誼的關係上?

實際上,在漫畫連載的故事中,與娜烏西卡在一起的另有其人,只是在電影中並沒有提及(檔期逼迫所致劇情無法交代?!)

不過我認為,這樣的好動畫才不單單受限於感情,所以才會有娜烏西卡拯救小王蟲的片段。

造成轟動日本票房也不足以為奇吧!

 

(以上,個人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茉莉 的頭像
    茉莉

    吉卜力迷思

    茉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